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解读《南通市2025年“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提优举措》

来源: 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5-02-10 字体:[ ]

近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南通市2025年“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提优举措》,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先后制定“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提升举措66条、新66条和3.0版,“万事好通”品牌建设成效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在制度化、常态化实施原有政策举措的基础上,今年迭代升级形成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二、主要内容

围绕“企业有感有得、服务量质并举、保障精准有力”目标,形成8条27项举措。

一是推动精准惠企“有感有得”。围绕政企交流、政策落地、政策制定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举措内容,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的感知度、获得感。比如,开展“万企大走访”活动,常态化联系企业、回应诉求、接受评议;依托“惠企通”和“助企员”,线上线下精准推送解读政策,打通政策“最后一米”;开展政策一致性评估论证,全面稳慎评估政策效应。

二是推进企业办事“便利快捷”。聚焦持续优化、着力强化、探索实施三个阶段,提出相关举措内容,满足企业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比如,简化办事流程,实施建设工程验线告知承诺制,推广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并联审批,推行船舶证书文书“集成办”;拓展“免证办”领域,在卫生健康、教育、不动产等20个领域实现50类证照“免提交”;在市公共交易平台上线智能客服、智能评标、数字见证等增值功能服务。

三是注重监管执法“包容审慎”。围绕执法机制、执法方式、体检服务、收费整治四个方面,提出相关举措内容,实现企业减负、执法增效。比如,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执法人员“扫码入企”;在生态和应急管理领域,深化“非现场、不接触”执法;提供“邀约式”法治体检服务,为企业提供合规避险个性化解决方案;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案件线索快速核查、违规费用快速清退“三快”机制。

四是力促供需对接“高效匹配”。围绕供需、用地、融资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举措内容,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比如,动态管理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需求、供给、融资“三张清单”,供需匹配情况及时推送企业;支持“带方案挂牌”的“定制地”、弹性年期出让、存量用地用途合理转换等用地方式;深入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将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范围拓展至中小微企业,推广“科创积分贷”融资模式。

五是服务企业发展“绿色转型”。围绕加强服务供给、设施直连、提升能力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举措内容,提升经营主体产品竞争力。比如,开辟全天候咨询专线,线上线下为企业提供绿电绿证政策咨询、交易指导服务;构建园区绿电物理直连溯源高效消纳体系,支持企业通过直连绿电方式,实现能源供给绿色化、低碳化;加强对主要经济体绿色贸易规则的动向跟踪和风险研判,为外向型企业开展指导。

六是护航企业出海“行稳致远”。围绕出海支持、便利通关、配套完善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举措内容,做优完善出海全方位服务。比如,举办20场“南通名品海外行”活动,支持外贸企业使用公共海外仓拓展出口渠道;以企业信用等级为基础,结合监管评价结果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进一步压减查验作业时长;依托外贸集团,为行业企业提供国际贸易所需的保函、进出口代理等配套服务。

七是加强企业权益“法治保障”。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涉企影响评估、破产执行工作质效、司法服务能力水平、拖欠账款清理五个方面,提出相关举措内容,为经营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比如,深化落实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构建破产信用重塑协调机制,加大打击抗拒执行、逃避执行、规避执行、妨碍执行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打造“伴随式”法律服务,探索开发涉企警情研判分析模型,提升涉企司法精准服务水平。

八是促进城市环境“宜业宜商”。围绕海洋产业宣传、人才用工保障、企业家培育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举措内容,实现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进一步焕发城市生机活力。比如,实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动,高质量举办海洋季活动,全面营造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经略海洋的浓厚社会氛围;强化人才招引,加力培养产业急需“定制工匠”;用好张謇企业家学院资源,深入实施新一代企业家培养“新领航”计划。

原文:点击查看

图解: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