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掠过海安大地,炽阳将金光浇铸在这片蒸腾着生机的旷野,在开发区齐克庞德电子(江苏)有限公司的高速绑定生产车间内,7条生产线高速运转,一件件RFID(射频识别标签)有序下线。
“今年,公司订单在欧、美市场都有较大的增长,进行技改也是为了应对市场新的需求。”齐克庞德电子(江苏)有限公司RFID车间生产经理时宇介绍,企业从德国采购了两台新设备,相较于老款的绑定设备,RFID产品运用特有的芯片绑定技术,将芯片用特殊的导电胶水绑定在铝箔天线上,效率可提高6至8倍,质量也更稳定。
正是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加持”,“4500万元的设备更新可以实现日产160万件。”时宇说。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设备更新,像齐克庞德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
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销售汽车零部件,产品供应奔驰、宝马、奥迪、劳斯莱斯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眼下,该公司也乘着设备更新的政策东风,积极推动设备升级。
“看似普通的汽车零部件,却蕴含着大工艺、硬科技,特别是国内外新势力车企对产品的需求更高,对我们企业提出更高的配套要求。”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钱善报介绍,近年来,企业联合中国机械总院北京机电研究所开发了新的生产线,完全实现了无人化的生产。
通过设备更新,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钱善报算了一笔账,整台锻造线投入3000万元左右,以前生产一件产品约22秒,新的产线生产只需18秒,后期经过设备优化、软件提升提速到14—15秒,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设备更新助推生产流程提质增效,点燃企业内生引擎。经过一年多的设备更新改造,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条新产线全部调试完毕,工人们赶订单、忙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
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梁万志介绍,为了在化纤行业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企业毅然挺进产业上游,投入5亿元,购置了行业内顶尖设备,打造IDY工业丝生产车间,使产能达到5万吨/年,年开票销售可增加7亿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在海安,像齐克庞德、倍嘉力、弘盛这样向新设备、新技术要“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比比皆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安共90个项目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合计约15.6亿元。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省制造业贷款贴息项目50个,完成放款项目22个,放款总额约2.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