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南通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新形势,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对标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新使命,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调稳平衡,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难中有进、进中提质,回升态势明显。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0.1亿元,增长6.5%,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3.5亿元,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4亿元,增长6.2%;进出口总值1204.5亿元,下降1.4%;实际使用外资18.7亿美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38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1元、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1.78%,同比降低0.02个百分点。
(一)重特大项目落地落实成效明显。项目招引强势推进。成功举办北京、深圳、上海投资促进周等活动,组织赴日本等地开展产业链招商。上半年累计签约总投资超10亿元产业项目73个,其中注册项目34个,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领域。项目建设取得成效。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2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2个,计划总投资超千亿元。39个项目列入年度省重大项目计划,项目数量全省第二,完成投资16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2%;其中,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0个,开工率近70%。市级“双百工程”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5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1%,其中100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70个,100个新竣工项目已竣工63个。招商局重工生产的我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下水试航,金光高档生活用纸、中航科技航空轻合金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开工建设,深南电路一期、默克医药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项目服务精准发力。进一步健全市领导挂钩联系推进重大项目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代办员”制度,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开展“服务企业百日行”活动,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排摸实情,努力化解要素瓶颈制约,市本级兑现产业转型升级资金等各类扶持资金2.7亿元,为中天钢铁等项目积极争取用海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实现“两增”,贷款余额2323.2亿元、较年初增加138.1亿元,贷款户数超9万户、较年初新增1万余户。
(二)实体经济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上半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5364亿元、增长12.4%,增幅全省第一;工业用电量增长2.6%,增速位列全省第三,6600家大工业用户用电量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升,增长7.1%,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3+3”重点产业产值增长10.1%,新材料、高端纺织、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船舶海工等产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两化融合深入推进,新增上云企业1600余家、总数超过6000家。南通移动在海门招商重工基地开通5G基站,实现国内首个“5G+船舶制造”行业应用。南通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大数据产业园,中天科技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7.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应税销售增长20.3%。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的应税销售分别增长40.8%、30.2%,全市货物运输量增长5.3%,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20.9%、56.5%。旅游经济表现较好,全市4A以上景点接待游客增长20%,旅游总收入增长15.5%。53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增长8%,新增2家省级互联网平台经济示范企业和4家星级主题楼宇。民营经济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8.4%,高于全部工业1.3个百分点。企业效益良好,民营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9.4%、8.7%,高于全部工业2个、3.1个百分点。企业培育步伐加快,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93家,同比多增48家;带动和培育一批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3家企业入选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入选企业数列全省第二。
(三)经济增长“含金量”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8%。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6.1%、较上年底提高2.6个百分点;新兴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5.7%、较上年底提高4.8个百分点。绿色集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度电工业应税销售38元,高于全省5.6元,同比提高9.5%;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进,21个在建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投资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投资增长7.1%,增幅位居全省第三;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2%,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6.6%,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逆势上行,增长19.7%,高于全部投资13.2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全部项目投资的77.2%,同比提高13.5个百分点。消费升级步伐加快。金银珠宝、化妆品等消费升级类产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1.8%、9.5%,限额以上智能家电类商品增长202.4%。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额增长27.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网络零售额增长36.2%。积极培育地方老字号品牌,新认定24家首批“南通老字号”。新动能积蓄成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29.23件,比去年末增加1.93件。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400项,同比增加150项,完成技术研发合同成交额76.5亿元,输出技术和吸纳技术成交额均列全省第二。创新创业活力增强,新增市场主体6.1万家,其中企业1.98万家、日均新增企业109家;新增创业实体1140家、带动就业3.7万人;新增省级双创示范基地5家,获评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四)开发开放新优势加快形成。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向上对接,推动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北沿江高铁、沪通铁路二期等一批事关南通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纳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崇明-南通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新出海口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启动,网仓洪10万吨级航道、小庙洪航道、一港池码头、通海港区铁路专用线等工程前期工作加紧推进,平海公路快速化改造正式开工,通州湾港区三夹沙码头通过竣工验收。重特大产业项目稳步推进,中天钢铁产能指标争取取得重要进展,华能燃煤发电项目签订框架合作协议,铁通国际物流园项目取得用海批复、即将正式开港,清华航发院项目、中海油及韩国SK石化一体化项目、金光粘胶纤维生产基地项目等有序推进。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扩大出口信保规模,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上半年出口总值增长3.3%、同比提高9.1个百分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增长7.7%。“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加快,实际使用外资18.7亿美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增长39%;“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增投资项目2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6.99亿美元,占全市对外投资的比重分别达54.8%、74%。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进一步深化,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40%和58%。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江海联运枢纽、空铁枢纽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迁建选址报告已转报国家民航局。兴东机场改扩建新航站楼工程接近尾声,上半年旅客吞吐量16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北沿江高铁全线可研报告已一次性上报铁总。沪通长江大桥主塔封顶,盐通铁路、海启高速等项目进展顺利。
(五)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继续巩固。稳步推进去杠杆,上半年直接融资总额330亿元,增长88.7%,新增境内IPO过会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申报受理科创板企业1家;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50.3万平方米,增长1.6%,6月末去化周期约7个月,处于较合理区间。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减免税收47.78亿元;落实降低一般工商企业电价政策,降低企业成本4.05亿元。持续推进87个补短板重大项目,累计投资超千亿元。如期完成机构改革。调整、新设立一批政府工作部门,明确部门职责界定,减少微观管理职能,强化宏观调控、事中事后监管、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后,市级党政机构由62个精简至50个,县级党政机构由395个精简至292个。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不见面审批”制度化,促进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只进一扇门”集成融合。推进“证照分离”“简易注销”“强制注销”改革,降低市场主体进出门槛。积极推动惠企利企政策落地,开展商业银行违规收费行为专项整治,商业银行退还涉企收费2700余万元。出台全省首个《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规范市场监管自由裁量。开展知识产权执法行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失信治理与信用监管。
(六)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非法集资案件高发态势得到遏制,新发案件数、集资金额数和集资参与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8.7%、45.8%、56.6%。协调处理5家企业信贷突发事件,涉及金额9.5亿元。通过落实债务管控机制、推进存量债务化解、严格防范流动性风险等方式,有效管控政府债务。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把修复和保护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化源头管控,“三线一单”编制形成初步成果,开展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安全环保整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6.8%,全省最优,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31个省考以上断面优Ⅲ类比例71%,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省考以上断面及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有序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有力。创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脱贫、健康扶贫方式,贫困群众和帮扶地区内生动力切实增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累计脱贫率92.7%,92个市级经济薄弱村村营收入均达40万元以上。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购买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商业保险,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为所有建档立卡未脱贫对象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七)城市提升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中心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建设“一节一带五片区”重点工程和“四十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央创新区医学综合体、会展中心、科创中心、人才公寓、美术馆、大剧院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速,紫琅湖、紫琅公园深受广大市民欢迎,轨道交通1、2号线主体工程有序推进,啬园路隧道竣工通车。开展“透景增绿”专项行动,城市街景面貌持续改善。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濠河风景区整治提升快速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编制出台《南通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夏收夏种进展顺利,小麦产量持平略增,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过七成,蔬菜播种面积稳中有升,同比增长1%,生态健康标准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53.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三个全覆盖”试点、新型合作农场建设取得新成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镇污水管网、垃圾填埋等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扎实推进,65个水环境整治项目完成33条、开工30条,垃圾分类治理全面展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覆盖面超过50%。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村庄清洁、河道清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加快建设,新建农路400公里、完工282公里,新建农桥225座,完工171座。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服务不断改善。富民增收五大行动深入实施。出台《2019年富民增收工作要点》,扎实推进年度4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上半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教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均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就业形势保持平稳,新增城镇就业5.6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0.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8%;采集发布就业岗位18.5万个,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5.5万个。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进一步加强。新增省优质幼儿园21所,新增42个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高考本一、本科上线率全省第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全国领先,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门诊统筹标准、住院报支比例、大病保险资金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医养结合国家试点稳步实施,新建6家护理院、3家社区护理站。连续8年增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通州区与主城区待遇标准接轨,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34元,标准化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跻身首批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城市。新开工安置房17425套,完成省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任务的98%,启动6个城中村改造。社会治理持续深化。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工作主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水平通过中央扫黑除恶专项督导,公安机关“大恳谈、大回访、大督查”等做法得到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高度肯定。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2.8%、23.1%。
总体上看,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因素和新挑战不断增多,结构性周期性矛盾加剧的情况下,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对照年初人代会的预期目标,21项主要指标中,15项指标超过或达到预期目标(具体见附表)。6项指标与预期目标有差距,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受不可比因素的影响,且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新情况超出预料,增幅低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但回升势头明显,上半年比一季度回升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低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主要受大规模减税降费影响,全年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主要受市场需求不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等因素影响,但总体形势好于全国全省,增幅高于全国、全省0.7个和2.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预期目标2.8个百分点,主要受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领域需求降低,限上企业支撑作用减弱以及新兴消费规模较小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外贸进出口增幅低于预期目标5.4个百分点,主要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船舶海工等重点行业不景气以及重点企业支撑不足等因素影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低于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但总体上仍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去年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全省第一,持续提升的难度较大。
下半年,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是影响我市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由此带来的订单流失、产能转移将直接影响我市外贸进出口、工业生产、就业等,对外商投资的积极性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制造业发展呈现紧缩态势,企业分化进一步加剧,消费缺乏新的增长点,金融、环保、社会等领域风险也将对经济发展带来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南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仍然比较扎实,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累积,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我市发展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营造了良好的发展预期。从微观层面看,部分先行指标表现良好,业扩报装完成户数增长14%,业扩报装完成增量增长33%,表明我市经济增长的后劲较足。预计下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将总体呈现“缓升稳走”态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可期。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举措
下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契机,推动重特大项目落地,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发展改革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实施方案,尽快制定南通行动方案;主动向上对接,积极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专项规划,纳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深化空铁枢纽研究,推进南通新机场选址研究和报批工作,力争年底前取得国家民航局选址批复;主动配合做好北沿江高铁建设前期工作,确保年底前一次性可研获批。深化跨江融合发展及相关体制机制的研究,谋划建设南通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积极融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升沪通产业合作园区功能,争取完成新增亿元以上沪通合作产业入库项目60个,完成投资额80亿元。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围绕打造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按照国际一流规划设计标准,对通州湾港口、产业、城市规划进行深化提升。推动新出海口起步码头、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等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洋吕铁路、平海公路等集疏运工程,尽快完成网仓洪10万吨级、20万吨级航道工可审查,尽早启动冷家沙航道前期研究工作。认真筹备省长江大保护(南通)现场推进会,深化长江岸线综合整治。积极参与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二)切实抓好“三抓一评”,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抓好项目招引。突出靶向招商,针对“3+3”产业的薄弱环节和产业链缺失,制定符合南通发展实际的招商目录,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常态化跟踪北上广深及欧美、日韩等重点区域,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等大企业、大集团,强化专题招商,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南通。在推进重特大项目的同时,抓好科技含量高、周期短、产出快的优质中小项目,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项目转化。强化进度管理,实施重大项目月调度、季通报制度,通过紧密跟踪、实时监测、精细督导,推动项目快转化、快达产。全面梳理延期未能转化达产项目的“堵点”,及时破解要素制约;对确因客观情况无法转化达产的“僵尸项目”制定实施合理的处置办法,加快腾出土地、产能、排放指标。抓好企业服务。抓实抓好“服务企业百日行”活动,细化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措施,实打实再解决一批融资困难、用工紧缺、成本上升等具体问题。积极向上争取土地点供指标,加大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盘活力度,着力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制约。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和精准服务机制,按“马上就办”的要求,及时做好跟踪服务。强化月度评估。强化经济运行动态监测,通过开展发展指标月度评估,深入分析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三)加快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打造地标性产业集群。聚焦“3+3”重点产业,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价值链,走高端化发展路线,确保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000亿元。瞄准技术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培育和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深入实施“5215”工业大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培育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抓住转型升级窗口期,整合集聚要素资源,推动船舶海工、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力争新增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试点)10个以上。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工业企业盘活升级和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研究制定差别化政策,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抓好服务业集聚区、主题楼宇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总部经济和金融服务,提升区域辐射影响力。落实促进消费政策措施,积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促进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四)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或参加国家、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创新中心。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突出抓好创新载体质量提升。加快推进中央创新区建设,发挥高等研究院引导作用,积极跟踪大院大所、重大科技项目,引进一批新兴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力争招引重点企业研发总部5家、创新型科技企业5家。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60家。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完善鼓励企业引才用才、高层次人才服务等政策举措,尽快出台针对性强、切实有用的引人留人专项政策,深入实施“通籍英才归雁计划”,构筑持续的制度保障和良性的人才生态,促进人口导入、人才集聚。
(五)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补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科学处理好减税降费对财政减收的影响,加快新增长点培育,壮大税收来源,稳步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细化做实化债方案,优化债务结构,切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注重打早打小,坚持精准排雷,积极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动真碰硬抓好污染防治攻坚。以水环境整治为重点,系统推进水、大气和土壤综合治理,确保重点治污项目快速推进,推动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确保中央和省市交办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加快推进固废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管能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精准发力提升脱贫成效。分类施策,提高精准脱贫质量,确保脱贫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有效应对返贫难题。扎实推进援疆、援青、对口合作。对照最新的《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实施方案》,加强短板指标梳理分析,全力补足弱项,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六)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动力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保持打击“地条钢”高压态势,严防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进一步强化补短板项目储备,梳理储备一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补短板重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扶持政策,加快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企业开办、建设项目审批,提升政务服务效率质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抓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落地。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失信治理与信用监管,开展各类信用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推进落实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任务,扎实开展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创建。提升全方位开放发展水平。积极适应环境新变化,优化外贸地区结构、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模式,更大力度以外引外、以商引商,促进外贸外资稳中向好。重点关注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的行业、企业,加强对企业豁免申请、涉税谈判、海外建厂等的辅导帮助,提供信保和融资支持,为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加快推进重点开放合作园区建设,支持优势产业“走出去”,鼓励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研发设计、物流销售环节延伸、向总部形态转型。
(七)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实施“一节一带五片区”重点工程,聚焦中心城市建设“四十大”重点项目,确保9月底前完成纳入“迎节大会战”城市建设专项项目。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2号线建设,抓紧做好苏通二通道、绕城高速等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突出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民生两大主题,以城市“微治理”和迎“森旅节”环境整治为主线,加强精细管理,深入推进水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治理、路网优化、绿化景观、街景提升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花园城市建设,高质量办好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落实《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任务分工方案》,研究制定我市的分解落实方案。扎实推进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区域化整体建设高标准农田创新示范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水环境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确保年内七成以上行政村的村庄环境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深入推进市级整治示范村创建,力争年底前建成100个示范村。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实施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落实富民增收50条,完善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的综合政策,拓展居民增收渠道。开展培训促就业“增量提质”行动,推动创业扶持政策落地见效,加快实施规范服务企业用工资金奖补办法,落实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推进就业富民和创业富民。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实施意见》、《南通市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支持政策》等政策文件,加快推进中央创新区学校和医院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医养结合国家试点,促进公共教育、体育和医疗等优质均衡发展。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创新和完善价格调控,提升价格服务能力,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实体化和“清仓见底”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雪亮工程”项目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坚决防范公共安全事件和事故。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当前宏观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大、任务重。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重大战略叠加机遇,咬定目标不动摇,狠抓项目不放松,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市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