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符合发展预期,处于合理区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1亿元,增长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4亿元,同口径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2329.7亿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9.5亿元,增长9.9%;进出口总值1157.2亿元,增长17.9%;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6.2亿美元,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09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5元、增长8.7%。
(一)三大需求协同拉动。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9%,服务业投资增长10.9%,分别快于固定资产投资17.7和2.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增长41.5%,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占全部投资的77.5%,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57.7%,同比提高14.4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支撑有力。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27个,完成投资543.9亿元,分别增长62.9%、79%;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41个,同比增加19个。31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3%。市级“双百工程”项目66个开工、35个竣工,完成投资42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3.2%。总投资178亿元的赛麟青年乘用车、50亿元的脉络数据中心、30亿元的江海储能超级电容器等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广汇能源启东LNG分销转运站、海四达锂电池、创源科技园、宜家家居等项目竣工投产,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市场回升向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零售额增幅比一季度分别回升0.7和0.8个百分点。物价涨幅低位运行,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低于控制目标1.2个百分点。外贸发展好于预期。实现进出口总值1157.2亿元,增长17.9%,其中,出口849.4亿元,增长16%。船舶海工、化工产品、集装箱出口增势良好,分别增长113.7%、20.2%和48.3%;对欧盟、东盟、美国市场出口增幅分别达到47.5%、20.9%和16.5%。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104.3亿元,占全市出口的12.3%。
(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夏粮生产实现丰收,总产116.4万吨、比上年增加2.8万吨,畜禽养殖基本平稳。新建高标准农田62.4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2万亩、高效设施渔业面积3.3万亩。新增29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总数达到4586家。如皋、海安、海门成为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农产品出口3.08亿美元,增长28.2%,增幅列全省首位。制造业提质增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10.3亿元,增长8.5%;“3+3”重点产业完成产值5110.6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62.1%,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9.8%和18%。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1%,呈现利润增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现价产值增速的良好态势。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应税销售分别增长69.5%、42.5%、30.9%。全市货物运输量增长9.7%,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1%和21.2%;铁路、航空旅客运输量分别增长36.5%、31.5%;海安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1889万人次,分别增长15.7%和12.1 %。52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2025.9亿元,增长12.6%;市区160幢运营楼宇入驻企业总数近1.4万家,实现应税销售1100亿元、纳税37亿元。建筑业保持平稳发展。实现建筑业施工总产值2109亿元,增长7.6%;建筑企业承建施工面积5.87亿平方米,增长5.5%。全国5家进入以色列建筑市场企业中,我市有3家。
(三)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69.9亿元,增长16.2%,占规上工业产值的48.3%,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87家,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2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月,授权专利6953件,其中发明专利125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74件。创新载体建设加快。中央创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控制性详规形成初步成果,首批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启东光电遥感中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等2个新型研发机构获省立项支持。天津大学-密西根大学联合研究院落户南通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4个,市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被认定为省首批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制造业六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811.1亿元,增长13%,占规上工业产值的34.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3D打印、通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不断涌现;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30.6%和42.9%;跨境电商“9610”出口1822.2万元,规模保持全省第一。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持续深化。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下降56.9%和27.5%。全市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增长36.5%。直接融资规模突破20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全面落实国务院6批减税降费和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等政策措施,合计降低企业成本负担60亿元左右。六大领域87个“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18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4%。陆海统筹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试点、同一乡镇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深入推进。推进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组建南通港集团。全面开展“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公布首批“不见面”和“见一次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强化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对市区406家企业开展信用评级。开放型经济再上新台阶。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新批制造业外资项目89个、增长102.3%。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7.04亿美元、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8.97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11.9亿美元,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外包、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外包保持50%以上增速。对接服务上海成效显现。《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获省政府批复。成功举办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大会,现场签约32个沪通合作项目,计划总投资522亿元。各县(市)区在沪组织各类招商推介会260多场,签约项目320个,协议投资额1550亿元。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产学研项目36个。
(五)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三城同创”扎实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前期研究稳步推进,沿江生态带发展规划形成初步成果,五山地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新开工市政绿化项目19个。啬园路快速化改造开工建设,跃龙路拓宽改造工程量过半,机场大道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五山森林公园军山片区、老洪港湿地公园扩建、进鲜港湿地公园全面开工,长江路西延等7条绿化景观带、钟秀路等15条道路林荫化改造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19个市级中心镇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7亿元;实现工业应税销售405.7亿元,增长15%。吕四仙渔小镇、海门足球小镇入选首批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农桥180座,新增公交站点56个。开展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创建活动,7个村入围省示范典型目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加快,累计成交项目4136个,成交金额14.2亿元;创建民宿劳务、旅游等新型农民合作社14家,组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867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完善。沪通铁路南通段、宁启铁路二期加快实施,沪通长江大桥总投资过半;推动盐通客专速度目标值提升至每小时350公里,并一次性建至张家港;北沿江高铁、通苏嘉铁路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海启高速、锡通高速北接线加快建设,345国道东绕城段基本建成,334省道如东东段即将进入主体道路施工阶段。兴东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有序推进。
(六)民生改善不断加强。富民增收精准发力。大力实施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促进省“33条”和我市“50条”政策落地见效。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8.7%,居民储蓄余额比年初增加269.3亿元,增量居全省首位。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5%、下降0.07个百分点。帮扶6995名群众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74万人,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4亿元。富民产业加快发展,涌现了如东大豫西兰花小镇、如皋东陈双群金鱼养殖村、海安曲塘万庄家具编藤村等一批特色镇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覆盖率稳定在97.5%以上。市区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200元/月,县(市)提高到125元/月。市区城乡低保提高到最低600元/月;县(市)城乡低保提高到最低550元/月。累计3600人享受到照护保险待遇,发放金额1260.3万元,市区保障范围扩大到中度失能人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继续居苏中苏北首位,新增省优质幼儿园25所,新开工幼儿园11所、中小学6所,新增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所,高考本一本二上线率全省第一。综合医改持续深化,分级诊疗有效推进,新增全科医生133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14.5%,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20.9%。完成18个镇(街道)、395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增68所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建成14个青少年校外足球活动中心、68片标准足球场。医养融合有序推进,市区新建社区老年护理站6个,县(市)及通州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
(七)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规模以上企业原煤消费总量比2015年同期减少53.7万吨;关停化工企业62家。强化区域水环境治理,镇(街道)、村(社区)河长落实率达到90%,淘汰印染落后产能3000万米、钢丝绳落后产能6.5万吨。强化垃圾治理,完成市区23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启动25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强化黑臭水体治理,10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进场施工,新增城镇污水管网122.8公里。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关闭禁养区内养殖场661家。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6家化工园区VOCs整治全面展开,项目完成率55.4%。强化环境及隐患治理,清理整治环境隐患46处,排查治理安全隐患1.4万个。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沿江沿海生态防护景观带成片造林12.1万亩,新增农田林网27.5万亩。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全面启动火电、造纸、水泥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落实生态红线区域补偿、水环境区域补偿以及差别化水价电价等政策,新增14条河流、26个考核断面实施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推出“绿能贷”“光能贷”等绿色信贷产品,发放贷款4035万元。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52起,立案侦办污染环境刑事案件19起。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83个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3%,累计竣工投产项目22个,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通过省级验收,麦秸秆机械化还田129万亩。
总体上看,在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困难和挑战依然较多的情况下,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态势。纵观下半年,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需求回升,市场预期改善,IMF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1%,比年初预计提高0.1个百分点。但国际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美国连续加息预期、欧美国家政治经济政策调整带来不确定性。从国内看。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GDP增长连续5个季度保持在6.7%以上,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企业效益明显改善,新增就业超出预期,稳增长的有利条件在不断增加。但也要看到,面临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方面影响,我国经济持续上涨的动力还不稳固。从南通看。一方面,我市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等多重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省委省政府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支持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我市的发展预期持续看好;部分先行指标表现良好,制造业新开工厂房面积增长108%、业扩报装完成增量增长9.8%。另一方面,稳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仍较困难,自主创新依然存在短板,富民增收步伐还需加快,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金融领域风险不容忽视等。
为此,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同时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好上又好、能快则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