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来源: 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4-02-08 10:34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8万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5亿元、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3500亿元、下降4.3%,其中出口总额2289.7亿元、下降2.4%;实际使用外资22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9万人;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均列全省第一。

一是优化经济运行组织推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力度加大。先后推出持续回升向好“26条”、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支持商贸流通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等政策,实施新科创30条、人才政策4.0等,持续开展企业挂钩服务,兑现惠企扶持资金43.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20亿元。推出“惠企通”2.0版本,完善政策智能匹配,累计汇集各级政策3965条。监测分析机制健全。建立高频指标监测体系,加强对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跟踪监测,形成“日监测、周分析、月总结”推进机制,经济分析研判时效性提升。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加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7家,完成工业开票销售1.5万亿元、同比增长9%,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4%,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1%。新登记经营主体14.4万户,其中企业5.6万家。

二是持续发力项目建设,有效需求稳步回升。重大项目实施加快。实行“一季一考评、一季一观摩、一季一点评”项目推进机制,专班服务督导省市重大项目加快建设。35个项目列入省级重大项目清单、连续8年保持全省前列,统筹安排市重大项目212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680亿元。有效投入小幅增长。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若干措施》,筛选39个项目并依托省级平台对外发布推介,为135个省市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授信服务,71个项目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45.6亿元。市场消费持续恢复。举办紫琅音乐节、啤酒嘉年华、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等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超1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新引进精品酒店、精致餐饮、品牌首店126家,国家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新增改造社区商业中心29个,新增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家,推出精品文旅线路18条,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总收入好于2019年水平。

三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实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力量壮大。新落地认定科创项目1428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突破5000家、创历史新高。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2家、中国专利奖企业9家、省“双创”人才72人、团队5个。7个项目入选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26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36家,新增37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创新平台列统省新型研发机构。创成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获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出台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建立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1万亿元,列2023年度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第12位。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8171个,中天钢铁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示范项目。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建筑行业新增2家特级资质企业,新获2个鲁班奖、总数增至124个。新增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实现股权融资额1471.5亿元。“两业融合”取得新突破。有效落实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31”工程,新培育20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5家省级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总数均列全省第1。中天科技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先进经验获全国推介。新增3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16家集聚示范区全部通过省“331”工程综合评价。

四是狠抓战略任务落地,双向开放格局拓展。交通建设全面提速。海太长江隧道、张靖皋长江大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等工程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八龙过江”格局加速形成。通州湾新出海口加快建设,5万吨级三夹沙南航道竣工验收,网仓洪航道一期工程取得施工图批复。洋口港金牛码头区码头一期工程、横港沙10万吨级粮油泊位工程等开工建设,南通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4亿吨。跨江融合深入推进。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1208项、占全市总数75%,与苏州市政府签订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合作协议。新招引上海、苏南项目数占市外项目比重近70%。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个分中心落户,建立长江口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向海发展步伐加快。出台加快建设海洋强市行动方案,谋划推进海洋产业、海洋科创、海洋平台等重点任务,通州湾绿色化工拓展区获批设立,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运作。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等集疏运项目加快建设,通州湾港区相当A级航区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通过验收。

五是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城市更新稳步推进。4个城市更新省级以上试点项目有序实施,首个片区实现交付。完成6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改造供水管网220公里,燃气老旧管网323公里。《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省政府批复,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畅联市域交通网络,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通车运营,工农路改造三期、西站大道二期、通京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竣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展开。首批5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建设全面启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实施项目完成投资8.2亿元, 49个村入选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完成53座垃圾中转站改造和1183处垃圾中转点提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创建6个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河道覆盖率达50%。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284公里、危桥改造74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获批全国试点,6个万亩、30个千亩示范方全面推进,5800亩盐碱地成为“吨粮田”,完成灌区改造15.6万亩,新建46家市级以上“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机示范基地,实现粮食丰产丰收。

六是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城市发展软实力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颁布,“万事好通”新66条举措落实到位,59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全部完成。修订升级免罚轻罚清单4.0版,覆盖面居全省首位,为4010家经营主体免罚轻罚。在全省率先开展容缺受理改革试点,第一批可容缺受理事项清单覆盖26个部门139项事项。开放发展便利度提高。举办第三届国际工程合规论坛暨央企对接会、南通企业走进东盟交流会等活动,组织1450家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完成境外投资备案项目64个,中方投资额2.4亿美元。“走出去”统保平台承保10个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总保额达10.6亿美元。洋口港、启东港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南通综保区三期实现全域封关。人文环境不断改善。制定实施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计划,围绕空中缆线整治、文明交通促进、市场整治提升、小区设施完善等实施专项整治行动。举办“全民文化节”,举办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3.5万场,服务1287万人次,文明实践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童声里的中国”持续唱响,“中国好人”数量全省领先,“慈善之声”宣讲团获“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荣誉称号。新增全国公共图书馆一级馆2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16家。

七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进。完成4167个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9078辆、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完成16个农田排灌系统、144家50—200亩池塘养殖场生态化改造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55%。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危废处置能力提高至36.4万吨/年,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开展全国首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对440个陆域、131个近岸海域单元严格管控,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430公里沿江沿海生态带全线贯通,海门青龙港、如皋龙游湾等4个示范段入选省级沿江特色示范段,五山地区生态修复示范效应持续放大,江豚湾项目启动揭牌。绿色能源优势更加突显。18个项目纳入省市场化并网光伏项目实施库,38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纳入省级开发建设方案,3个园区纳入省沿海地区新型电力系统试点,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14万千瓦、占比超六成。

八是落细惠民便民举措,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厚。民生实事落地见效。20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其中9项超额完成。“就在南通”行动有力推进,建成30家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10.6万家经营主体减轻失业保险缴费负担13.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1.9万人。公共服务扩容增效。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2所,新培育34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数量全省第2。新建10家社区医院、67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中心,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健全。“一老一幼”整体解决方案稳步实施,“链式养老”南通模式不断深化,入选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新建16家“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新建10个示范性儿童友好社区(街区)。创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社会治理有效提升。深入推进信访问题源头化解三年攻坚行动,妥善化解一批信访积案,高质量创成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一站式”平台防范化解市域矛盾风险做法获评全国“优秀创新经验”,群众安全感、政法队伍满意度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完成2119个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工作,推动解决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各类风险隐患9.2万个,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3.3%、9.3%。非法金融活动陈案积案办结率达89%。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好项目的招引难度加大,经营主体预期有波动,服务业发展还不够充分,研发投入还需要再加力,一些地方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需进一步排查化解,将在今后工作中落实针对性改进措施。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4年主要指标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稳步收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是聚力挖掘内需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健全经济运行监测机制。聚焦全年工作任务,完善经济形势月度分析制度,加强对高频指标跟踪监测,提前研判、及时预警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采用针对性举措补短补弱。开展服务企业走访活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物流等问题。持续激发消费活力。瞄准住房、汽车、家电、餐饮等领域,市县联动开展100场以上重点促消费活动,加快南通中心奥特莱斯等项目建设,培育首店经济,支持南通“老字号”创新发展,积极引入新零售平台,打造新消费模式。推进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南通好玩”城市品牌。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定期梳理编制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清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聚焦生命健康、智能穿戴等新消费领域,扩大新兴产业投资。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放大政府投资带动效应。切实发挥政策效用。深入落实国家、省、市各项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政策措施,紧盯最新政策动向,谋划政策承接、转化、落地等系列配套措施。运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地方征信平台等进一步便利经营主体融资。

二是聚力项目攻坚突破,擦亮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狠抓重大项目突破。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加快上线运行南通市重大项目系统。按季做好市重大项目清单滚动编排,推动列省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健全项目推进工作体系。创建省级重大项目、市级重大项目以及领导挂钩项目“三张清单”,紧盯项目供地、供电、能评、环评、施工许可等关键节点,强化用地、环评、用能等要素保障和重大问题协调。健全问题“收集—会商—交办—反馈—评价”的工作闭环。做优“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推出“万事好通”优化营商环境3.0版政策举措,以好的营商环境吸引集聚更多项目、资本。推进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创新完善执法司法联动制约监督、跨部门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等机制,推广“信用+双随机”、触发式监管等方式,压减非重点领域检查频次。

三是聚力提升产业能级,精准强链补链延链。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产业立市、制造强市,加快打造中国现代工业名城,持续开展产业倍增三年行动,推动6大重点产业集群和16条优势产业链扩量提质增效。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升级,促进传统产业焕新。壮大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规模。瞄准氢能和新型储能、先进通信、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完善服务业发展配套政策,推动软信、科技、金融、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升,促进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康养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家纺、电动工具、健身器材等优势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平台经济示范品牌。组建市国际货运班列公司,建设多式联运货运枢纽,争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组建建筑工程产业学院,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支持建筑业企业参与市内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推动建造方式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变。积极做好建筑业企业纾困工作,全力保障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四是聚力培优科创资源,积蓄发展新动能。做大科技创新主体。一体推进科创项目、人才、成果、平台招引,健全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引导领军企业研发机构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继续实施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前瞻性技术创新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等。深化科技创新协同。依托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密切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科创载体平台运行质效。深化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江海英才”引进、培养等专项行动。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支持创建智能工厂和车间。完善五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健全数据采集、治理和应用机制,构建全市公共数据“一本账”体系。

五是聚力深度跨江融合,放大“南通好通”优势。积极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加快北岸先行区建设,率先探索跨区域园区共建、产业导入、项目管理、税收共享、指标互算、要素共享等方面的制度。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合作,探索“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等模式,落地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深入推进向海发展。编制临海地区空间和产业规划,深化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成长企业、高能级科研机构,支持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涉海科创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海洋产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好运南通”。有序推进横港沙粮油码头、通州湾“2+1”码头、通州湾至通海港区疏港航道、通扬线市区段航道等港口水运工程,开工建设小庙洪上延航道二阶段工程。积极推进北沿江高铁、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等重大项目建设。

六是聚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推动南通创新区、南通开发区协同发展,促进苏锡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市北高新区、平潮科技创新区等,全面推进滨江、五龙汇、任港湾等片区建设,打造一批功能清晰、特色鲜明的精致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12654”工程,强化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紧盯重点领域加强关键要素整治,积极争创全省城市管理示范城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47个老旧小区改造,补齐配套设施短板。增强县域板块承载能力。健全县域园区、经济发达镇等功能配套,加快推动乡镇工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提高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集聚力。

七是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切实抓好粮食稳产保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好全国整区域推进试点,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深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农村人居环境千村整治”工程,争创一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级示范镇村。推广应用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等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壮大农业产业规模。做强优质粮油、规模畜禽、蔬菜园艺、特色水产4个产业链,立足稻米、果品、蔬菜、蛋鸡等“土特产”培育细分链,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链。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

八是聚力稳定外贸外资,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稳住外贸份额。加强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支持企业开拓东盟、中亚、中东、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用足用好RCEP原产地规则,力争外贸进出口规模稳定。办好2024中国南通跨境电商选品博览会,深化“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海外仓+产业带”融合发展。促进“综保区+港区”联动发展,提高特殊监管区贡献度。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定期举办跨国公司对接会等活动,用好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以市场化方式争取更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项目落地。加快园区扩能提级。推进中奥、中意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支持中瑞(如皋)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创建省级国际合作园区,优化提升重点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一区多园”发展,打造更多特色产业园区。

九是聚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美丽南通建设。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强化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抓好重点污染源治理、重点行业VOCs减排等工作,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协同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农村污水治理等工程,在重点区域优先开展农田排灌系统、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大力推进“无废城市”“无废园区”建设,健全土壤和地下水全链条污染防控体系,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支持开展绿色化升级改造。推进如东、启东新型电力系统园区试点,加快一批储能项目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强化工业企业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运用,引导企业提质增效。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优化提升沿江沿海生态带建设成效,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文旅融合、惠民利民等方面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转化。

十是聚力保障改善民生,持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切实稳就业促增收。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完善“实习—见习—就业”服务链条,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持续推进富民增收行动计划,巩固工资性收入基础,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加大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支持力度,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健全“家门口”公共服务体系。有序实施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市政配套、公共活动空间向社区周边延伸,打造“家门口”公共服务品牌,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积极争取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国家试点。大力繁荣江海文化。举办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全民文化节,建设城市书房、文化客厅、便民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通段)建设,加快推进张謇近代民族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传承工程。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建设全域全国文明城市。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扎实做好危化、工贸、燃气、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和学校、医院、商场等重点场所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有效处置化解项目逾期交付、质量纠纷等风险隐患。保持防非处非高压态势,防范大型企业债务风险。打好债务管理三年攻坚收官战,持续压降融资成本和平台数量。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做优“精网微格”工程,确保群众安全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