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207336/2022-00083 分类: 其他\其他    通知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文号: 通政办发〔2022〕10号
成文日期: 2022-01-28 发布日期: 2022-01-29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 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2-01-29 15:29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南通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通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南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现代化篇章的关键阶段。加快推进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行动,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根据《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南通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贯彻全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总体部署,围绕2025年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结合南通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阐明“十四五”期间南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产业重点、空间布局、重大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是编制全市服务业领域其他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政策引导、深入组织推进,搭平台、推项目、育主体、抓集聚、促融合,推动服务经济迈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越,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发展成效


总量规模更大,发展贡献显著增加。“十三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8.2%,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4811.8亿元,是2015年的1.5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9%,比2015年提升4.3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个百分点;2020年服务业应税销售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服务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服务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投资占比、税收占比分别达49.7%、50.4%、53.5%。“十三五”末,全市服务业法人单位达12.3万个,比“十二五”末增长151.8%,服务业成为“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中从业人员数量唯一增长的产业。


发展质态更佳,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拓展,南通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连续三年获省政府通报激励。南通高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建筑企业海外债券,存贷款额双破万亿;入选港口型、商贸服务型两种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南通港年货物吞吐规模突破3亿吨。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以电子商务、“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电商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00多个地级市。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提升,服务消费不断向高端化、多元化、绿色化转变,2020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络零售额占比较2015年提升10倍;获评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五山森林公园、森林野生动物园成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热门旅游景点。


集约效应更好,集聚水平有效提升。全面构建服务业集聚区滚动评定、年度评估、综合评价等考评机制,成功吸引一批优质项目、企业、平台在集聚区加速落户。“十三五”累计培育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6家、全省第二,其中如皋港综合物流园成为全省唯一获省级切块资金扶持的物流类集聚示范区。2020年,全市57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营收达4419.3亿元、纳税达93.7亿元,均为2015年的1.5倍。商务楼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显著增强,市区重点楼宇达202幢,入驻企业3.2万家,分别较“十二五”末增加37幢、2.3万家,税收超亿元楼宇达17幢。


载体引领更强,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400个年度重点服务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2000亿元,海安保税物流中心、顺丰全自动分拣中心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竣工运营。创新建立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机制,规上服务业单位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4%。“十三五”末应税销售超亿元服务业企业达1412家,其中超50亿元企业17家,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9倍和2.4倍。在省内首发两业融合市级方案,聚焦工业设计、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等重点领域,分别培育省、市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15家和13家,其中6家单位获评省级优秀试点,获评数全省第三。


区域合作更优,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明显提升,2020年全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2.7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量的46.8%,比2015年提升3.6个百分点。开展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省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创建全省首个外贸集聚区,成为国家外贸新业态试点发展最为齐全的地级市之一。获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20年在全国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综合评价排名第12,“十三五”期间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39.2%,2020年离岸执行额历史性突破30亿美元。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江海国际博览会、通商大会、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发展首届论坛等重大活动,区域合作水平显著增强。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全市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对比先进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产业层次偏低,区域竞争优势不足。从增加值结构看,传统的批零住餐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比重达24%,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比仅为4.8%、3.7%,信息消费、线上医疗等民生服务新模式发展不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成效不明显,与上海、苏南等先进地区差距较大。


品牌效应偏低,示范引领带动不足。总体来看,全市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自主品牌、领军企业相对较少。全省营业收入前100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南通仅5家,规模以上企业户均营业收入仅为全省平均的62.7%。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服务业重大项目不多,数量和质量还略显不足。57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中营收超百亿的仅有8家,市区商务楼宇专业化程度、入驻率、产出效益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融合赋能偏弱,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成效还不突出,尤其是与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等优势产业相配套的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较为滞后。数字化、信息化赋能不足,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等水平不高,提供技术支撑、运营管理、商务服务、产业融资的融合发展平台较为稀缺。


特色培育偏弱,错位发展能力不足。全市各地服务业主导产业不够聚焦,招商政策不够精准,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区域产业特色不突出。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主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仅为68.7%,与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差距较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集聚发展效应不突出。


(三)发展形势

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调整,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和中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分流态势明显,对现代服务业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传统国际贸易遭受巨大冲击,国际经贸规则、国际贸易体系面临重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生物经济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处于颠覆性关口,服务业向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从国内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国内消费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需求形式更为多样,对服务质量要求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服务业新动能转化培育中的战略地位和引擎作用不断凸显。推动产业技术、模式、业态创新,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推动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交融互补,全面提升质量效益,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稳固国内消费市场、提升国外市场竞争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从自身看,“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国家战略机遇在南通叠加,南通区域枢纽地位得到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将有力带动周边生活性服务业激增式发展,有效激发制造服务业发展活力;崇川港闸合并、海门撤市设区,主城区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市区服务业集聚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同时,南通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壁垒进一步打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重点行业,加快构建“一核两翼多极”空间布局,实施创新提质、消费升级、载体提档、融合增效、开放提升五大工程,打响“南通服务”品牌,推动制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生活服务高品质提升,建设辐射长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区域科创中心、智慧物流中心、品牌文旅中心、综合消费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促进现代服务业持续繁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为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现代化篇章做出服务业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注重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当前与长远、全局和重点的关系,加快构建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区域协同,进一步凝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

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构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服务体系,支持传统服务业企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先进技术标准、高等级服务规范等,实施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深化运用,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开发新服务产品,将潜在服务需求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服务业和经济发展制高点。

服务生产,融合共生。顺应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抢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遇,树立“全产业链”发展理念,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为关键,加强服务业与高端装备、高端纺织、电子信息等产业深度融合,补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短板,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渗透和深度融合,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高端制造新中心提供新动能。

以人为本,惠民利民。以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全面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力弘扬崇尚绿色环保、追求质量品质、注重文化内涵的生活消费理念,加快发展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开发各类人群多样化、个性化潜在服务需求,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


(三)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南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四五”末,服务业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能级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数字化、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适应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的高端服务产品进一步涌现,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结构优化、服务优质、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一批产业功能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服务全球、具有国际引领作用的领军企业,塑造一批信誉度高、具有知识产权的服务品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功能显著增强,服务业繁荣发展取得突出成效。

——总量规模跨上新台阶。服务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贡献显著增强。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9%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持续高于GDP年均增速,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服务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产业结构呈现新变化。生活性服务业加速提质,传统批零住餐等实物性消费供给向高品质转变,文旅、康养等服务性消费持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优势领域的总体规模与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大数据应用、全产业链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迅速提升。到2025年,优质高效、层次多元、竞争力强的服务业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加大现代服务业前沿技术创新投入,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一批服务创新发展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行业带动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产业创新资源优势明显的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园区。到2025年,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占服务业投资比重显著提升。

——主体培育展现新能级。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军企业,打造一批知晓度广、信誉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与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标杆企业。到2025年,培育两业融合标杆30家,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40家,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50家。

——开放发展进入新阶段。推动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领域实现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到2025年,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提升、范围进一步拓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显著提升。

二〇三五年南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发展优势进一步彰显,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更深,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消费新需求能力显著增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更大台阶,基本建成国内领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服务业成为南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要产业支撑。


三、重点领域

坚持放大优势、补齐短板、彰显特色,立足南通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加快构建“555”服务产业体系,即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五大支柱产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工业互联网服务、全产业链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五大新兴产业,健康养老、家庭服务、教育服务、商务服务、服务外包五大特色产业。


(一)全面筑牢支柱产业根基


1.现代商贸

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提升人民群众消费便捷度和满意度为出发点,着力提高商贸流通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濠河片区、唐闸古镇的张謇文化历史遗存和博物馆群资源,依托五山及滨江片区生态保护及修复形成的山水资源,加快国际化高品质特色酒店布局,打造上海都市圈外事外企领域高知人群周末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加快建成长三角区域商贸中心和综合性消费中心。到2025年,商贸流通业发展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以上。

建设多元发展的城乡商业体系。持续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引导零售企业向城市各级商圈聚集、商品批发市场向物流园区聚集、休闲娱乐企业向商业特色街(区)聚集、居民服务企业向社区商业中心聚集、新型商业业态向城市综合体聚集,围绕南大街、北大街、任港湾和五龙汇、南通创新区、中央商务区等重点片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城市核心商圈。引导特色街区积极整合娱乐休闲、观光展览、文化体验等复合功能,引入高端、时尚的生活服务业态,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服务,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实施县城商业建设行动,在农村建立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商业体系,提高商贸供给质量。主动服务南通新机场建设,谋划发展空港商业。以地铁1、2号线开通运营为契机,加快布局地铁沿线商业,推进地上地下商业一体化综合建设,实现商业与地铁“无缝对接”。

加快打造特色消费品牌。加大精细化、个性化、定制化等高品质消费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积极招引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和连锁店,增加国际优质消费品和高端产品供给。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效应和溢出效应,全力推动全球新品、高端品牌和原创品牌落地南通。持续推动南通家纺市场协同发展,向高品质产业新城转变。支持天汾电动工具商贸城、海安东部家具城等市场延伸产业链,强化产销对接,打造经营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上线下协同、内外贸融合的商品市场示范基地。大力弘扬江海美食文化,发展农家乐、绿色有机等特色餐饮及民俗、亲子等主题酒店,打造餐饮住宿连锁品牌。加强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整体品牌形象策划,打造“惠聚南通·美好生活”消费名片,不断提升南通作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积极探索新型消费模式。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持续释放信息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新零售,优化门店服务体验,支持传统销售场所向消费、体验、社交综合场景转变,支持智慧零售、跨界零售、无人零售、绿色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深入推进老字号企业“触网”,结合高品位步行街提升改造工程,在“城市会客厅”嵌入老字号元素,支持南通老字号企业传承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利用开放性公共空间,开设节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休闲文体专区等常态化消费场所,探索培育专业化经营管理主体,组织开展特色促消费活动。

专栏一:加快推动电商行业繁荣健康发展坚持以服务企业、带动产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为导向,深化跨境电商试点,优化电子商务交易环境,探索具有南通特色的电商发展模式。整合电商平台资源。围绕高端家纺、健身器材、电动工具等优势产业,打造一批集信息展示、电子交易、电子结算、贸易融资、现代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平台,引导传统企业采取网络零售、在线批发、代运营、跨境电商、网上大宗交易等方式拓展产销渠道。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在高品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培育票务订购、网上订餐、房产交易、文化旅游、生鲜农产品销售等区域性特色服务平台。发展重点领域电商。推动电商服务网络向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及经营农户延伸,加快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和物流体系。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跨境电商线上平台和线下园区联动发展。持续放大中国(南通)跨境电商选品博览会对于提升南通城市形象、打造跨境电商品牌的重要带动作用,吸引全国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参与和选品,打造本土电商选品展会品牌。优化电商发展生态。加快完善由网上支付、移动支付、跨境支付以及其它支付手段构成的综合支付体系。举办南通跨境电商大学生双创大赛,支持行业协会、专业机构设立人才孵化中心和实操培训基地,培养具有复合型技能的电商专业人才。建立重点电商企业数据库,加强电商销售数据动态分析,科学推动电商行业长效发展。


2.文化旅游

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江海生态休闲度假等领域为重点,构建品质高端、特色鲜明的文旅产业结构,加快建成江海特色文化强市和长三角新兴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文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文旅企业突破1000家。

发展文旅产业。提升文旅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的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打造文旅跨界消费新平台。大力发展基于超高清、虚拟现实、5G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支持广告和视觉设计、时尚和现代手工艺设计、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舞台舞美设计、数字内容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数字文化,积极吸引动漫节、电子竞技比赛、大型游戏展等品牌活动落户。支持蓝印花布、扎染、红木雕刻、仿真绣、板鹞风筝、版画等传统手工艺面向市场,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依托黄金海滩、野生动物园、江海美食等资源,打造江海特色亲子自驾游、休闲美食游、乡村游等精品线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乡村旅游集聚发展,引导建设高质量等级民宿,新增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壮大文旅市场主体。鼓励以园区、企业为主体引进重大文旅企业或项目,重点打造523文化产业园、一下未来科技城、1895文创园区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南通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园、融创长江未来城、启东长泰唐韵龙湾、兿东方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培育文化装备、休闲旅游、动漫游戏等文旅企业,推动更多文化企业和产品进入国家、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合作,参加境内外知名文化展会。深化国有文化和旅游企业改革,重点支持将南通市文体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成为长三角知名的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综合运营商。

专栏二:打造沿江、沿海、沿运河文化旅游休闲带打造沿江文化旅游休闲带。以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修复为重点,挖掘利用根脉深厚的长江文化,串联起如皋长青沙、通州开沙岛、五山及滨江地区、开发区老洪港、苏通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园、海门沿江生态景观带、海永镇和启东启隆镇,依托沿江地区的自然生态、滨江风貌等,构筑沿江更多自然人文景观、滨水文旅空间,建成“面朝长江、鸟语花香”最美江岸线。打造沿海文化旅游休闲带。以沿海生态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用好“海丝”世界自然遗产金字招牌,推动启东圆陀角、长泰唐韵龙湾、吕四港镇,海门港,通州湾,如东小洋口、刘埠,海安老坝港整体联动、差异发展,激活海洋文化基因,重点打造通州湾十公里示范段,建成“面朝黄海、春暖花开”最美海岸线。打造沿运河文化旅游休闲带。以老通扬运河及沿岸区域为核心,深入挖掘运盐河文化、张謇文化、长寿文化、“海丝”文化以及青墩文化,一体化推进构建灵韵文化长廊、灵秀旅游长廊,形成特色鲜明、具有历史纵深的集运河文化与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廊道,打造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地,建成“面朝运河、柳绿花红”最美河岸线。


打造文旅融合品牌。加快文化休闲旅游业发展,突出古街古镇开发、风情小镇创建、文旅产业园建设,开发以江海文化创意产品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产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依托博物馆、文物等资源,提升发展“文博之乡”“话剧之乡”等传统品牌。提升张謇企业家学院品牌影响力,打造张謇企业家精神“培训+”文旅消费品牌。高标准举办南通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打造具有南通特色、国际影响的长三角地区知名节庆品牌。加大与周边省(市)文旅资源互动对接和整合力度,加快建立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联动机制。推动交流融合、创新国际传播,推动更多高质量的文旅产品走向海外、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

3.科技服务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服务链,全力打造从技术研发到创业孵化再到产业化的全要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以南通创新区为核心的市域科技创新网络,加快建成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典范。到2025年,新增规上科技服务机构超100家,科技服务业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

优化科技服务供给。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聚焦5G通信及应用、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尖端生命科技等领域,加快建设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和光电科学紫琅实验室,提升关键领域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科技金融体系,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构建跨江融合科技合作机制,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精准对接创新资源、紧密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效推动成果转化。

培育科技服务主体。支持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等传统大院大所向“企业主体+人才团队+产业基金”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转型。支持南通本土上市公司、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将技术开发部门“主辅分离”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为同行业提供技术、工艺、产品等研发设计服务。加快推动上海交大南通基地建设,推动长三角地区“双一流”工科类院校在南通普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南通分中心。依托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南通地方分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南通分中心等,招引一批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不定期、常态化开展融资并购、竞价拍卖等专业化服务,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南通科技大市场。

专栏三:构建“一核、四区、多园”沿江科创带发展格局实施“整体统筹、核心引领、圈层联动、协同推进”新发展思路,以“水”为魂布局西北—东南向创新发展空间,串联全市重点园区板块,构建“沿江生态引领、核心科创策源、四区高新带动、多园各具特色”的“一核、四区、多园”可拓展发展格局。“一核”即南通创新区。突出其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首位度、显示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服务辐射”两大功能,打造沿江科创带创新发展核心,构建全市科技创新中枢及一流创新生态样板。“四区”即南通高新区、海安高新区、如皋高新区、市北高新区。以“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强化其在沿江科创带发展中战略支点的枢纽地位,突出“科技产业引领、周边园区带动”的核心功能,打造沿江科创带的共享发展支点。“多园”即沿江科创带沿线各县(市、区)产业牵引能力强、科创带动能力优的七个园区,打造绿色制造和海洋经济两大发展组团,承接“一核”创新资源及成果溢出,形成所在县(市、区)创新增长极,打造沿江科创带引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强支点。

壮大科技服务载体。加快建设沿江科创带,着力打造科教智力资源集聚区、未来新兴产业引领区、智慧低碳都市样板区、开放协同创新先行区、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增强南通创新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瞄准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高端家纺等16个优势产业链关键环节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创新策源地和科技服务中心。巩固提升南通高新区国家科技服务业试点示范成效,培育壮大市北科技城、海门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园等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链条,积极打造“双创”升级版,深化“投资+孵化”发展模式。


4.现代物流

依托南通江海交汇和南北贯通的优越区位条件、日益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快速增长的产业优势,强化江海联运、大宗物资集散、航空物流功能,推进港口型、商贸服务型、空港型物流枢纽建设,大力发展航空物流、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等,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打造立足本地、辐射苏北及长江中上游、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长三角重要现代物流业集群。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2%左右。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南通空港物流园建设,拓展融资租赁、设备维修、贸易展示等航空物流增值服务,加快跨境电商、国际快递、国际中转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时效性的航空物流的发展。拓展拆装箱、配载配送等集装箱物流服务,支持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与长江沿线大型生产企业、国内大型航运企业加强合作,提高大宗物资“海进江运”运输规模。加快口岸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推进电子口岸、大通关以及通关一体化建设,重点发展以保税加工及研发、维修等保税服务为主的保税物流。加快构建面向多元商业主体的农副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及同城智慧配送平台。加快推进海安冷链物流园建设,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物流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向上游采购、下游销售延伸产业链,提升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

推动物流企业提质增效。加快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普及应用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对物流全链条进行适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物流智慧化管理水平。推动物流企业联盟化发展,鼓励现有大中型物流企业通过扩大经营、延伸服务链、与龙头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加速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为大企业配套,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推动物流资源共享、运输效率提升。提升物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全程物流供应链服务支持先进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能够提供定制化、精细化、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与制造业配套衔接的公共外库等仓储配送设施。推动物流贸易一体化发展,鼓励快递企业与商贸连锁经营企业深入合作、创新创优物流服务,加快推动“快递+”产业发展。

完善物流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通州湾新出海口,推动通州湾主体港区、吕四起步港区尽快投运,实施通州湾港区深水航道工程和通扬线航道市区段、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等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提升沿海和内河航道运输能力,构建海运直达、江海转运、内河集散三大运输体系,打造江海联运枢纽。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与通苏嘉甬铁路(含如东延伸段)等重大交通工程规划建设,推动轨道交通和新机场互联互通,打造以空铁物流枢纽为中心、高效互联的空铁物流网络联运体系。加快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和洋吕铁路等铁路专(支)线建设,实现沿江沿海铁路闭环,支持海安建设铁路物流基地,进一步完善铁路货运系统。推进交通、邮政融合发展,在主要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一批邮件、快件集散处理中心、转运中心等基础设施。

专栏四:加快构建枢纽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南通“海进江”“江出海”的优势,推进长三角区域港口群深度合作与互通互联,融合上海自贸区、江苏自贸区,提升枢纽集聚辐射能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对外开放的新出海口。以港口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为核心,串接省内其他类型物流枢纽,有效联结物流园区、货运场站、配送中心、仓储基地等物流设施,参与构建协同发展的区域物流枢纽体系。新出海口重点打造物流大吞大吐型集聚区;空铁枢纽打造人流、物流快进快出型集聚区;南通高铁西站打造以人流为主的大进大出型集聚区;海安枢纽发挥铁路编组站优势,打造公铁水多式联运、内外贸循环畅通的物流集聚区,与南京、徐州共同构筑江苏物流枢纽大三角。推动发展港口经济、高铁经济、临空经济等枢纽经济形态,增强枢纽聚流和辐射能力。完善空铁水公联运协同机制,促进联运服务市场化发展,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服务。统筹枢纽与城市、产业协同发展,构建枢纽经济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南通港区优势,推动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5.现代金融

大力培育金融服务主体,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建筑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加快构建公平法治、创新高效、透明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建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标杆城市。到2025年,金融支柱产业地位更加显著,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左右,直接融资规模达1800亿元。

吸引金融服务主体集聚。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吸引传统金融、新兴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等各类优质区域总部型、功能型金融机构入驻南通,支持资产管理类、基金类机构等在南通设立独资子公司,并将更多金融资本投放南通本地。积极承接上海金融资源外溢,建设提供更好的腹地支撑作用,全力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配套服务基地。依托南通创新区和珠算博物馆,建设政府投资基金集聚区和社会资金基金集聚区,重点集聚旗舰型基金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机构区域总部等。依托大数据中心产业园,聚焦大数据金融,重点集聚金融数据存储、处理和应用等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后台服务机构。支持海门区北部新城打造金融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基金小镇。鼓励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支持优秀民企发起参与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

推动金融服务业态创新。推进金融产品、业务和服务创新,鼓励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证券经纪、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金融产品和专营机构。支持电商金融消费平台、专业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等新型消费金融机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专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分支机构,以海安建筑业试点为基础,稳步推进我市供应链金融线上化、数字化、场景化发展。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推动科技融合与创业孵化紧密结合,鼓励金融机构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发展更加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加快建设南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南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金融资源供需对接效率。发挥产业投资母基金的导向作用,做大科创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规模,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充分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转贷服务、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等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推动领军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以产业资源整合为重点的市场化并购重组、跨境收购等,支持优质投资基金参与全市产业项目建设。

专栏五: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推进建筑业供应链金融(海安)示范区建设。以建筑业为试点,支持海安市吸引金融机构、当地特级资质建筑企业、全国知名科技金融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在建筑业试点基础上,逐步拓展至家纺、乡村振兴等领域。同时,支持平台引入战略投资、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支持其与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平台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打造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数字化平台。运用区块链、物联网、电子签章、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打造采购交易、物流运输、融资申请全线上操作的数字化平台。同时,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金融机构审批风控、产品创新及服务水平的提升。强化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通过运用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建立全流程线上业务管理模式,严防重复质押、空单质押、虚假交易等;推动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共享,落实跨部门的“联合激励、联合惩戒”措施,严禁利用供应链金融产品规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引导推动平台申请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支持平台运营机构申领融资担保牌照,对平台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安全性提供“数据增信”。与头部金融科技集团开展供应链领域长期合作。选择全国性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在平台专业化运营、业务拓展、股权投资等方面加强合作,在行业标准研究、风控模型开发、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域链、自主系统、下一代计算等领域共同探索研究,共同培养南通本地化供应链金融专业人才。


(二)聚力增创新兴产业优势


6.大数据应用服务

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加快推进大数据在医疗健康、教育服务、智慧社区等民生服务领域及工业设计、金融创新、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加快建成华东地区重要信息港和长三角数据分析应用创新基地。到2025年,力争大数据应用服务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完善大数据信息服务体系。以南通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聚焦工业互联网、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金融、医疗、数字文创(视频)等领域开展数据应用创新,大力发展数据采集、存储、挖掘、分析、开发、应用、交易和安全等核心业态。聚焦金融科技、金融数据后台、各类金融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大力推进金融领域区域合作,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南通金融信息服务基地。广泛引进海内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聚焦工业大数据的各类解决方案、技术支撑服务、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等领域,提供针对工业设计、研发、审查、销售等需求的大数据应用服务,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推进商务大数据发展,加强在市场开拓、社会信用、吸引外资、产业集群发展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夯实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建设统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布局,提升信息网络质量和安全水平,规划建设大数据处理和运用基地。加快南通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推进与上海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资源互补和功能优化。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华东地区重要信息港,进一步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主城区、中心镇、开发园区全覆盖,优化新一代数据中心布局,形成与上海规划接轨的“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信息枢纽。


7.工业互联网服务

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工程,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体系,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应用,加快建成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领先区。到2025年,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

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载体。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能力,引导平台增强人工智能、区块链、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强化设计、生产、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打造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打造重点产业供应链协作的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线上线下全产业链一体化管理服务,推进实现补链、强链、拓链。探索建设南通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搭建面向业务和经营优化、社会化资源协作等应用场景的线上典型应用体验环境,在高端纺织、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和输出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联合天津大学、南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打造南通车联网关键器件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汽车信息安全测试、评价和认证服务平台,创建江苏省车联网先导区。

拓展融合应用场景。推进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工程,支持电信运营商、平台服务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通信设备企业、制造业企业联合打造“5G+工业互联网”创新载体,促进新兴技术与平台集成应用,实现与行业知识、工业模型等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培育质量检测、预测性维护、智能排产、安全可信等细分场景的新技术解决方案,打造一批影响力强的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模式和创新商业模式。加强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的创新应用,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开展生产装备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发展产品远程运维、质量诊断等在线增值服务;在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开展先进过程控制、制造执行系统的部署和优化升级,实现生产流程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在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行业,发展在线设计、客户体验和电子商务等平台,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按需制造等新模式。


8.全产业链工业设计

实施工业设计系统创新、集成创新,深入推动工业设计融入全产业链,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工业设计中心。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或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南通“名园、名院、名企、名人”工业设计品牌初步形成。

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整合全产业链的设计创新资源和服务要素,积极开展工业设计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共性技术、设计工具、新材料、新工艺开发,加快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网络协同、增材制造等技术应用,推动工业设计智能化、个性化、高端化发展。聚焦产品规划、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采购物流、成本控制、品质控制等多个产业链环节,推动传统的产品设计向产业链设计、服务设计转变。支持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知识服务系统建设,在知识产权、行业标准、企业合作、资格认定、信贷担保、投融资等环节加强政策研究,搭建工业设计创新供需平台,促进各类制造企业与专业工业设计公司开展定向性、长期性合作。

培育全产业链工业设计自主品牌。着力提升制造业企业工业设计应用能力、服务能力和平台公共服务能力,聚焦高端家纺、船舶海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工业设计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支持工业设计企业发展成为集设计、品牌打造、产品营销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大力发展智能家居、高档家纺产品等全产业链设计。针对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建立“设计+”价值提升体系,发挥产学研商合力,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深入开展中国南通产品设计大赛、工业设计进千企系列活动,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设计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强“江海设计”品牌。


9.节能环保服务

以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创新节能环保服务机制,推动节能环保设施和运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服务支撑。到2025年,节能环保服务业实现集约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为“美丽南通”建设提供高质量节能环保服务。

提升节能环保服务专业化水平。重点发展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工程咨询、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和节能审计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支持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再制造技术、“零排放”技术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及产业化示范,支持企业和机构建立废弃物资源化技术、装备研发中心以及再制造工程技术中心。持续在污水处理、除尘脱硫脱硝、工业废气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有机废物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和自动连续监测设施维护、环境监测等领域推进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服务。推广多种形式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环境服务总承包。支持专业化公司提供个性化再制造服务。

推进节能环保服务市场繁荣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加强节能环保自主品牌建设,努力培育环保服务集聚区。定期开展节能环保服务供需对接活动,支持行业协会发展,建设一批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联盟及信息交流平台,推动节能环保服务市场需求全面释放。大力推动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及重点用能单位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改造,培育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政策,探索实行智慧能源管理、智慧环境监测。


10.人力资源服务

坚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向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到2025年,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新增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12万人次。

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深入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鼓励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探索开展跨界服务模式。持续优化人力资源服务环境,加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大力支持人才培训、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和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发展。打造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和职业供求信息的精准采集、监测,建立职业指导专家库、引进品牌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强化职业指导特色服务。深入开展大型公益性人力资源交流活动,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平台。

做强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加快建设专业化、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力资源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一批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和服务品牌。加快打造具备产业集聚、品牌集散、协同创新、企业孵化、职业培训等多种功能,业态涵盖人力资源招聘、培训、猎头、外包等多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拓展职业教育培训业务,注重人才定向培养。深入实施“江海英才”计划,发挥南通基础教育优势,依托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江海英才创业周、南通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平台,加大对产业领军人才、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引培力度,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三)重点培育特色产业品牌


11.健康养老

推动“健康南通”建设,增加优质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深化“南通链式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医养康养深度融合,加快建成长三角医疗健康服务高地、健康长三角典范城市。到2025年,优质均衡、协同整合、创新多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增加优质健康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健康南通”建设,建成面向全体居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精准实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妇幼、康复、精神等薄弱专科建设。支持社会办医机构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鼓励支持社会各类资本发展健康咨询、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养生康复、心理健康、母婴照料等个性化、多样化健康服务机构。加快建设高水平中医药创新平台,强化中西医协同攻关和临床协作,建设中医药强市。更大力度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高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深度对接上海等地优质资源,健全跨域卫生治理业务协同机制,积极打造健康长三角典范城市。

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大力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支持养老机构连锁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功能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综合性养老服务集团。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探索建立养老共建对接合作机制。全面提升链式养老服务质量,加快推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日常医疗、康复护理、紧急救助、临终关怀等养老服务各环节标准化建设。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发展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涉老医疗服务机构,积极扶持上海大学老年医学研究院建设发展。支持中高档养老机构全面整合医院、机构、社区和家庭的康养服务资源,开发养老养生、医疗康复、精神文化、休闲旅游等多样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提高智慧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推动“通城养老”平台建设,实现为老服务信息资源全面共享,推进医养服务信息化系统研发,实现医养结合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老年人双向转诊数据互通,为老年人转诊及入住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便捷性、动态性、连续性、可追溯性服务。


12.家庭服务

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家庭护理等家庭服务业,加快培育一批模式创新、服务优质、内容丰富、辐射范围广的品牌连锁家庭服务企业,推进家庭服务精细化、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到2025年,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需要的家庭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提升家庭服务品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家庭服务融合发展,推广“微生活”“云社区”等新兴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病患陪护、家庭日用品配送等综合性基础家庭服务,积极培育投资理财、生产经营、教育顾问、家庭营养师、高级管家、家庭医生等高端家庭服务。支持家庭管家、涉外保姆、整理归纳师、涉外家政服务等家政服务新业态及衣食住行等指导性服务发展,大力发展家政电商、“互联网+家政”,支持家政服务O2O平台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延伸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建立社区服务业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展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物业管理、餐饮、车辆保养维修、便民商业等社区服务。加快健全育幼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增设托儿所、保育院等育幼公共服务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快实现“幼有所育”。加快发展农村地区家庭服务业,鼓励在乡村建立综合性服务网点。

完善家庭服务发展环境。推进家庭服务标准化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规范家庭服务业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出台家庭服务收费指导标准,颁布不同层次的家庭服务人员工资区间指导价。打造家庭服务职业化队伍,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扩大培养规模、提升职业技能,注重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进一步提高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素质。发挥家庭服务业协会作用,完善从业人员维权服务机制,促进实现体面劳动。完善家庭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广完善南通家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门制度,加强家政服务质量监测、考评和动态监管,加大家政服务知名品牌培育。支持品牌企业、员工制企业发展,支持家庭服务企业在社区设置服务网点,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推动规模扩张,发展更多的特许经营加盟店。


13.教育服务

充分发挥南通基础教育优势,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不断增加优质教育服务供给,构建与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新体系,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南通实践”,打造“中国特色学徒制”南通职教样本。到2025年,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显著提升。

丰富优质教育服务供给。加快建设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供给。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差距。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发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平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南通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推动“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推进省属高校厅市共建、校地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双一流”高校来通创办研究生院或特色学院,推动高等教育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完善终身学习支持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大力拓展社区教育学校(机构)功能,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规模。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丰富社区居民人文艺术、养老保健、职业技能等方面教育服务产品供给。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探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全面推广“中国特色学徒制”,重点强化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现代商贸等重点服务业领域各类人才培训服务供给。加快推行工学一体、“互联网+”等培训,统筹建设综合型实训基地和地方产业特色型实训基地,构建布局合理、定位明确、功能突出、信息互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网络。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创业(创新)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建设,加快打造通州湾科创城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专业认证制度,培育和认定一批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专业,促进校企在“1+X”证书制度、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共建、科技研发等方面深度融合。健全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14.商务服务

以国际化、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提升法律、会计、咨询、广告等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功能完善、自律诚信、强集聚、广辐射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到2025年,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成为全市服务业领域重要的新增长点,商务服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会展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展览集团。进一步提升江海博览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展、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论坛等品牌影响力,引导进博会、上海美博会等国际会展项目在通创立彰显南通产业特色的分会展项目。支持本土头部企业召开新品发布会,促进船舶海工、家纺、电子信息、光纤光缆等重点产业与国际会展配对。鼓励和支持在通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举办大型高端交流合作会议,形成具有南通特色的会议品牌。加快推进大型会展场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绿色场馆、智慧场馆,完善会展场馆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办展参展的服务体验。

优化发展总部经济。聚焦产业发展全链条,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支持推动本土龙头企业将办公和研发业务迁移至主城区,建设高品质总部大楼,同时积极招引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外资总部、央企、上市公司、优质国企、民营龙头企业及符合南通产业发展导向的新兴行业企业总部落户,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引导企业总部集中、集约发展,引导各类企业总部在各区域间实现差别化协调发展,促进主城区人口集聚,提升城市发展活力。搭建总部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支持总部企业开展5G网络、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大数据应用等重点领域的创新研究,鼓励总部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支持总部企业通过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深度嵌入制造业全产业链,面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功能,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

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法律服务、评估检测、会计审计、税务服务、专业咨询等商务服务,强化品牌企业培育,推进商务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健全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安全管理与技术咨询、安全工程设计与监理、检测与认证、评估与评价、安全服务与产品交易电子商务等业态,重点发展智慧安全云服务,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安全与应急领域的产品和科技服务平台。积极培育涉外法律、海事海商服务等专业律师事务所,拓展和规范法律咨询、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检测等经济鉴证类服务,发展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上市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发展壮大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品牌策划等咨询服务。加快传统广告业优化升级,促进广告业和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15.服务外包

坚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立足国内大循环,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别市场开拓力度,大力发展离岸软件外包、工业研发设计、生物医药研发等高端外包业态,提升辐射长三角、服务全球的能力。到2025年,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突破40亿美元。

激发服务外包市场活力。加快推动共性技术支持、云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积极培育能够在全球范围配置要素资源、布局市场网络、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发包合作,支持本地服务外包品牌和标准“走出去”,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在海外设立服务网点,提供贴近发包方的“近岸服务”。围绕生物医药、建筑工程、维修维护服务等特色领域,培育壮大一批业态高端复合、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示范区。拓宽政府购买服务领域,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购买供应链、呼叫中心、市场营销、金融后台、采购等专业服务,进一步释放服务外包需求。

提升服务外包南通品牌。深化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服务外包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转型。着力发展基础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外包产业,支持本土企业从纯软件研发拓展至软硬件集成服务。提升业务流程外包发展能级,招引一批高端化、国际化、规模化的法律、会计、咨询等领域的业务流程外包企业落户,大力发展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鼓励后台服务、供应链、互联网营销推广、检验检测等传统模式创新。大力引进医药研发机构、知名医药企业,推动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从单纯提供实验和筛选服务向具有知识产权的合作研发模式转型,发展创新药研发、抗病毒药物研发和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医疗等高端业务,推动跨境生物医药协同研发项目落地。推动发展船舶海工、高端家纺、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工业设计外包业务,挖掘设计外包发展潜力。


四、空间布局

注重区域融合发展,突出与长三角城市群互联互通,强化空间承载与产业布局,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构建区域错位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核两翼多极”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


(一)“一核”——突出中心城区发展核心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加快高端服务业集聚,增强南通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依托南通创新区、五龙汇、任港湾等重点片区,形成集总部经济、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国际交流等为一体的商务核心区,依托通州区、海门区、南通开发区等工业强区,重点发展大数据应用、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与能级。重点打造“一中心四片区三组团”。

1.打造以南通创新区为核心的城市服务中心。聚焦科技创新、金融商务和企业总部三大中心建设,加快打造未来南通新的城市核心。以紫琅科技城为主要载体,加强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面战略合作,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培养基地与新型研发机构,做优腾讯双创社区(南通)载体,链接数字经济,打造“科创+文创”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法律、会计、税务、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依托南通展览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载体,举办南通船舶、纺织相关特色会展,打造城市会展功能主要承载区,加快建设金融商务中心。加快推进南通金鹰世界等品牌综合体建设,打造时尚消费新中心。

2.打造差异化发展的城市特色服务片区

崇川区。大力发展制造服务、高端商贸、品牌文旅。加快发展与船舶海工、智能装备、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的工业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制造服务业,打造辐射长三角的区域性国际融资平台;全面推进以五龙汇、任港湾为核心的城市服务副中心建设,加快培育中高端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打造长三角区域一流的智慧时尚消费新地标、国内名气较高的旅游目的地;以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为抓手,打造总量大、能级高、环境优的商务服务产业高地。

通州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航空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以江海智汇园、圆梦谷为载体,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研发平台、实验基地、设计检测中心等入驻,提升创新创业孵化能力,打造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依托空港产业园、铁路西站综合物流园等,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打造立足本地、依托上海、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长三角北翼重要区域物流中心;加快发展软件开发、信息安全、数字媒体、集成电路设计等新业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建设辐射长三角的信息技术服务高地。

海门区。大力发展家纺供应链服务、智慧医药服务外包、建筑设计。支持家纺行业龙头企业与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物流园区、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等主体,建设大数据交易共享平台,创新供应链服务体系,打造高智能、自决策、一体化的家纺供应链服务基地;以海门生物医药科创园为载体,加快打造集医药研发、检验检测、生产制造于一体的智慧医药服务外包产业集群;聚焦规划咨询、概念设计等高价值环节,大力发展建筑设计,进一步提升南通现代建筑产业品牌知名度。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大数据应用、全产业链研发设计、供应链物流。发展基于先进制造业特色的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重点突破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大数据治理等关键领域,打造长三角大数据应用示范基地;聚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工业产品功能、结构、外观、流程设计,打造区域工业设计中心;发展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等,延伸物流供应链,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3.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服务组团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国家级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教育服务、航母旅游。放大苏通人力资源产业园的辐射带动效应,打造长三角北翼高能级人力资源服务高地;推动现有教育资源优化提升,打造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长三角区域高质量教育资源集聚区;加快推进航母公园建设,打造长三角区域特色文旅基地。

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科技服务。提升港口综合服务水平和集装箱运输服务能力,重点发展多式联运、国际物流、商贸物流、装备物流和大宗物流,建设海河联运物流中心,打造国际一流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物流基地;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现代纺织和新型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服务,打造全市科技与人才、创新与产业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高地。

江苏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聚焦创意设计、电子商务、快递配送等领域,加快构建家纺产销服务全产业链。加大时尚设计公司、家纺研究机构、技术创新联盟引培力度,打造引领全球时尚风向的家纺创意设计中心;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探索“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模式,争取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打造世界级家纺电商平台;推动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跨境网购等协同发展,打造连通全国、链接全球的优质货品集散中心。推动商贸核心区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示范新城。


(二)“两翼”——打造沿江沿海发展双翼

沿江服务业发展翼。围绕打造创新资源富集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平台承载地、高新产业主阵地、长三角沿江创新发展带策源地,积极策应沿江高端制造业集群发展,聚焦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纺织、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大力发展科研与设计、总部经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建设沿江科创带。抢抓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的建设机遇,重点建设如皋现代化综合物流枢纽港等现代物流集聚区,着力实现“公铁水”“海陆空”多式联运功能。

沿海服务业发展翼。依托面向海洋的物流资源和生态资源,重点发展海洋旅游、休闲度假、人文旅游等高端旅游业,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国际仓储等现代物流业,对接国内国际航线和港口集疏运网络,实现水陆联运、水水中转有效衔接,为腹地及周围辐射区域提供货物集散、国际中转、转口贸易、保税监管等物流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打造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积极策应沿海绿色制造业发展,聚焦船舶海工装备、智能港口机械、智能制造装备等临海高端装备产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航运服务、海洋信息服务、涉海金融等高附加值的海洋特色服务业,构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涉海服务体系。


(三)“多极”——培育区域特色发展极

海安市。大力发展综合物流、节能环保服务、特色旅游。建强保税物流、期货交割、多式联运、大宗物资交易等功能平台,打造国家冷链物流骨干基地;以中国天楹等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咨询、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服务,打造国际一流的节能环保总承包服务基地;做强“河豚之乡、休闲海安”品牌,打造华东地区特色旅游度假区、长三角知名生态休闲城市和苏中旅游集散地。

如皋市。大力发展供应链物流、生态旅游、软件信息和服务外包产业。加快推进如皋港现代综合物流园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拓展保税、电子商务、金融、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建设“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物流节点城市;大力发展软件研发、数据处理、服务外包、文化创意、软件实训等业态,打造长三角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利用长寿资源发展康养文旅等特色产业,打造全国有影响的旅游度假小城。

如东县。大力发展港航物流、海岸旅游、节能环保产业。发挥洋口港资源优势,建设集散货、液化品仓储配送、中转交易、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港航物流基地,打造全国沿海LNG的主要集散中心和交易中心;挖掘海岸旅游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海岸温泉养生、海鲜美食等特色服务,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海岸休闲旅游品牌;面向海洋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重点行业,壮大发展节能减排、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工程咨询等节能环保服务,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节能环保服务中心。

启东市。大力发展临港物流、沿海旅游、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吕四港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以集装箱、散杂货、粮油加工储运、冷链中转等为主的长三角重要临港物流节点城市;重点围绕江海休闲、文化体验、田园度假、主题娱乐、商务会展、康养运动等领域,打造长三角一流的江海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健康服务,培育药品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药品注册服务等医药开发关键环节专业服务,建设辐射长三角的生命健康科技城。


五、重点任务

聚焦服务业发展关键问题、热点领域,实施创新提质、消费升级、载体提档、融合增效、开放提升五大工程,全面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创新提质工程,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推动产业技术持续革新。以南通创新区为主体,加快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提高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的协同发展能力。重点支持大数据应用、移动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贸易投资综合服务等重大创新性平台建设,培育发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物流共同配送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一批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强化工业互联网与共享生产平台新技术在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生活性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虚拟化、并行计算、海量信息处理、大数据存储、数据挖掘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创新。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构建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培育形成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型企业。

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与科技、物流、金融、商贸、文旅、康养等领域深度融合,支持平台经济、网红经济、体验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提升服务业发展效率与质量。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促进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大力发展智能物流、智慧交通、数字金融、数字生活、数字娱乐、数字体育、数字文博等新兴业态,积极发展在线医疗、在线旅游、在线交通、线上办公、直播电商等在线经济,推动体验式消费、个性需求定制服务市场繁荣发展。支持和培育一批互联网专业服务运营商,为传统企业量身定制咨询、设计、数据分析挖掘、流程优化、运营管理等个性化服务,引领服务业经济数字化转型。

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聚焦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围绕市场准入、发展新模式、服务新体系等方面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争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力求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发展模式上创新突破。加快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和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等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和种子期的创新型企业。完善快速服务响应机制,建立支持新兴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发展壮大的生态体系。


(二)实施消费升级工程,营造市场繁荣新局面

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物流枢纽、配送中心、公共信息平台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流通效率。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利用大数据资源,逆向整合生产要素资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构建跨国采购和销售网络,实现产供销全链条经营、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城乡高效配送行动、绿色货运试点建设,加快推进邮政国际物流园、顺丰机场物流园、京东航空货运枢纽等一批智慧物流项目建设,构建面向长三角城市群的共同配送体系,完善城市末端配送节点网络,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和物流标准化工作。强化应急运输服务功能,畅通区域性应急绿色通道,构建平急结合、高效共享、保障有力的应急物流体系。

不断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增强消费对服务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精准对接居民多元消费需求,保障基本消费绿色安全,拓展中高端消费市场。进一步提升商贸服务的质量与档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拓展“云逛街”“云购物”“云旅游”等“宅消费”新型场景,提升居民消费便捷度和满意度,真正留住本地消费,吸引更多外来消费。深入实施省级高品位步行街区试点工作,加快推进街区智能化建设,提升商业街区软硬件水平和游客感官体验。进一步放宽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加快推进农村电商标准化建设,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大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的深度融合和联动发展,积极打造一体化、多功能、便利化的综合性夜间消费载体,推进夜间经济集聚式发展。

推动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求,优化城市综合性消费载体布局,鼓励新零售业态发展,形成多层次便民服务生活圈。结合区域消费热点、民俗特色等,适时采取发放消费券、现金补贴、免费开放场馆设施等方式,引导消费需求深度释放。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积极培育文旅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新热点,深入挖掘农村电子商务和旅游消费潜力。以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养生保健、高端养老为重点,突破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医养融合等新业态,进一步释放大健康服务产业消费潜力,促进服务业成为扩大消费需求重要增长点。完善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


(三)实施载体提档工程,打造服务产业强品牌

推动重点项目能级提升。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在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把握重特大制造业项目相继落户的契机,布局一批供应链物流、研发设计、环保服务等服务业补链和制造业配套项目;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招引一批大数据应用、物联网服务、生物医药研发等技术含量高的重特大项目;顺应“新消费”发展趋势,聚焦高端商贸、数字文化、全域旅游、康养服务等领域,招引一批高品位、大体量,具有地标意义、震撼效应,能够吸引眼球的重点项目,打造南通服务业发展新地标。

优化提升集聚载体。健全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跟踪评价体系,积极引导服务业集聚区围绕产业链培育创新链,立足创新链打造价值链,加快集聚区内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展示交易、中介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强化集聚区功能配套,增强集聚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聚焦检验检测、科创服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亿元楼宇和主题楼宇。利用楼宇发展优势吸引特定行业总部落户,稳步提高楼宇入驻率、产业集聚度和经济贡献率。

培大育强企业主体。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业头部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跨国并购、开展国际化经营,打造一批在国际、国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企业。制定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办法,从成长型和贡献型两个角度构建梯次培育机制,逐步培育一批有技术、上规模、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领军企业。引导领军企业加强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延伸,鼓励企业在不同领域、不同环节间交叉渗透融合,形成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产业集团。加快中小微企业培育,支持中小微企业利用关键技术、数据资源、营销网络等独特优势在细分领域成长为“单打冠军”“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引导服务业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健全品牌营运管理体系,打造国内外高端服务品牌。


(四)实施融合增效工程,营造产业协同优生态

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通过鼓励创新、加强合作、以点带面,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内的重点企业全面开拓高端科技、个性化定制、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融资租赁、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领域,引导龙头制造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深化服务业制造化程度,鼓励大型服务企业(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营销渠道、创意设计等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向制造环节延伸拓展业务范围,通过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全面嵌入先进制造领域,实现服务产品化发展。支持互联网企业建设制造网络共享平台,推动创意资源、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协同。

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大力提升信息、科技、金融、物流、商贸服务等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能力,搭建农技推广服务、农产品展示营销、品牌策划等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深度开发农村生态旅游,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无人机植保、卫星、气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休闲农业度假村、民间文化艺术园、主题农业园,培育长寿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休闲渔业等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型农业合作社,鼓励农业合作社向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环节拓展,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生活的农业产业链全覆盖。

推动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大力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服务经济的相互渗透、深度融合。深入运用“互联网+”“文化+”“生态+”“金融+”“健康+”“旅游+”等新理念新手段,促进文化创意与研发设计,健康养老与医疗,旅游与文创、医疗健康、体育服务等领域创新融合,大力发展特色电子商务平台、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健康文化等新兴业态。加快培育服务业融合发展载体,以平台型企业为枢纽,带动和引领创新创业与小微企业发展,形成“平台+模块”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大型企业集团或产业联盟。强化技术驱动作用,激发服务业内部活力。


(五)实施开放提升工程,构建合作共赢大格局

打造服务业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聚焦“一带一路”国别市场,加大对东盟、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海外布局设点,拓展新业务,开拓新市场。深入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实施高质量贸易促进计划,促进进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与贸易协调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开拓在岸外包市场,开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进出口业务,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和对外投资合作,积极培育能够在全球范围配置要素资源、布局市场网络,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大企业。提升服务业利用外资质量与水平,引导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放大“南通名品海外行”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

推动区域合作纵深发展。全面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基础设施、要素市场、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协同合作,积极吸引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南通集聚。学习借鉴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经验,积极策应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功能”建设,提高承接信息产业、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和业态能力,探索跨江合作园区协同发展新模式,打造高水平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建设高层次开放合作平台。依托南通国际家纺园区等外贸服务平台,争取更多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政策。

推动开放环境持续优化。强化开放服务保障,构建与更高开放水平相适应的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加快引进和培育面向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中介服务机构,完善财税、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企业涉外专业服务体系。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关执法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建设全国一流特色电子口岸。强化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保税物流、转口贸易等功能,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枢纽口岸。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全面清理负面清单以外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放宽或取消限制措施。


六、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对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全面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持续健全保障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确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保障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全市服务业发展“一盘棋”,进一步突出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重大部署,研究制定全市服务业发展重大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重大发展问题,确保全市服务业战线思想统一、任务明确、目标一致、体制畅通。聚焦项目建设、企业引培、平台提升、要素供给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切实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强化市级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统领作用,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导向,为制定市级服务业细分行业专项规划、地区服务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细化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传导落实,切实保障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要求执行到位。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价机制,正确处理规划的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关系、规划的严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加强过程性管理,确保规划既定目标顺利达成。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商会、行业协会、企业联盟等各类行业组织,提升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和支持本地服务业行业组织参与国际性、区域性交流合作,参加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制定等。探索行业组织参与全市现代服务业行业发展管理等工作机制,充分激发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推动服务业企业联盟式发展,支持联盟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经营模式转变、创新提质发展等形式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资质更强、规模更大、质量更优的南通服务品牌。


(二)强化体制保障

健全运行监测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健全部门统计信息共享、应用机制。完善服务业规上企业统计直报制度,加强服务业增加值核算基础指标监测分析,及时掌握重点集聚区以及重点领域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等情况。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强化数据整合与分析,加快探索适应服务业新发展阶段的统计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衡量传统服务业以及新业态、新模式、两业融合等方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提升考核监督质效。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实施情况的监督考核力度,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探索建立第三方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发展导向,将能够体现新阶段服务业发展质效的经济效益指标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破除服务业发展的隐性壁垒。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服务保障,着力强化对市场行为的有效监管,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发挥信用监管效力,对失信行为依法依规进行联合惩戒。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探索适用于“互联网+”、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的监管方式,更好引导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化及产业化。


(三)强化要素保障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项财政政策。创新财政支持服务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基金资本化运作模式,支持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放大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对关键产业补链、创新平台载体、高技术服务及新模式、新业态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激励增量投入,鼓励提质增效。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流向现代服务业领域。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服务门槛、弥补市场不足。引导银行机构针对服务业企业特点,开发仓单质押、专利质押等金融产品,重点支持小微创新企业发展。开发上下游企业的全景式供应链融资方式,满足现代服务业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需求。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服务业重特大项目用地保障,鼓励通过对城镇低效用地的改造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符合规定的工业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土地兴办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批准可在一定过渡期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对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和医疗健康等公益性服务业用地实行先租后让、差异化年期出让等供地措施。

注重专业人才引培。深入实施省双创计划、市江海英才计划等重点工程,发挥南通基础教育资源优势,完善住房、教育、医疗、娱乐等配套政策,吸引数字服务、数字贸易、科技咨询和评估、技术经纪(经理)、法律服务等领域高端服务业人才来南通创业就业。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强高级管理人才研修培训。支持南通大学、各大高职院校开设服务业领域相关专业,推进共建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政策解读:《南通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通政办发〔2022〕10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pdf